#: locale=zh
## 虛擬導覽
### 說明
### 標題
tour.name = 彰化生活美學館-竹籐編織創作展
## 介面
### 多行文字
HTMLText_4A7006E2_5B13_43D5_41D2_DE7BA2FCF340.html =
竹編
臺灣地區盛產竹材,各種竹製器具在早期居民生活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後來各種精緻編法傳入,藝術美感更加提升。竹篾基本編法約有20 種,每一種編法都有其適用範圍,竹篾三角孔編法其孔洞呈三角形,起底方式有多種,有以三條篾片逐片起底,有從中心點開始以六角孔編法起底。
籐編
籐編主要以籐條、籐芯或竹為骨架,再用籐皮或籐芯編織而成,其中原住民傳統籐編法中,最為堅固耐用的「單旋螺捲編法」,是以一條籐芯為軸心,將籐皮由中心往外圈繞,形成層層圖紋並構成密實的器體,張憲平以突破傳統圖紋的三度空間編法,輔以各種精細的捲繞籐飾工藝,穿梭經緯之間盡情揮灑他的構思創意!
生漆髹塗
竹籐器有其自然潔淨、素樸之美,以原色呈現的一般竹器,約可保存百年,張憲平自我摸索學習,以竹、籐、灰土及天然漆髹塗,終於完成獨創「類仿古」竹籐編器生漆髹塗技術。從漆樹身上割取出來的乳白色液體,過濾之後稱為「生漆」,具有黏綢性,是天然純植物性塗料。髹塗技法需要長時間的耐心,經過一層層慢慢堆疊而成,上完一層要等完全乾透後才可再上下一層。經過生漆髹塗之後,能使竹編作品色彩與光澤有別於一般竹器,更能讓作品產生多層次色彩表現,如茶褐色的竹編作品有如古器物般沉穩、內斂而典雅,亦能使籐盤盤面的立體圖案更顯淡雅脫俗,還具有防潮、防蟲、防霉的效果,讓細竹編藝品得到最佳保護。
HTMLText_4A7006E2_5B13_43D5_41D2_DE7BA2FCF340_mobile.html = 竹編
臺灣地區盛產竹材,各種竹製器具在早期居民生活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後來各種精緻編法傳入,藝術美感更加提升。竹篾基本編法約有20 種,每一種編法都有其適用範圍,竹篾三角孔編法其孔洞呈三角形,起底方式有多種,有以三條篾片逐片起底,有從中心點開始以六角孔編法起底。
籐編
籐編主要以籐條、籐芯或竹為骨架,再用籐皮或籐芯編織而成,其中原住民傳統籐編法中,最為堅固耐用的「單旋螺捲編法」,是以一條籐芯為軸心,將籐皮由中心往外圈繞,形成層層圖紋並構成密實的器體,張憲平以突破傳統圖紋的三度空間編法,輔以各種精細的捲繞籐飾工藝,穿梭經緯之間盡情揮灑他的構思創意!
生漆髹塗
竹籐器有其自然潔淨、素樸之美,以原色呈現的一般竹器,約可保存百年,張憲平自我摸索學習,以竹、籐、灰土及天然漆髹塗,終於完成獨創「類仿古」竹籐編器生漆髹塗技術。從漆樹身上割取出來的乳白色液體,過濾之後稱為「生漆」,具有黏綢性,是天然純植物性塗料。髹塗技法需要長時間的耐心,經過一層層慢慢堆疊而成,上完一層要等完全乾透後才可再上下一層。經過生漆髹塗之後,能使竹編作品色彩與光澤有別於一般竹器,更能讓作品產生多層次色彩表現,如茶褐色的竹編作品有如古器物般沉穩、內斂而典雅,亦能使籐盤盤面的立體圖案更顯淡雅脫俗,還具有防潮、防蟲、防霉的效果,讓細竹編藝品得到最佳保護。
HTMLText_4B69CC52_5B0F_C6F5_41D5_774FE998B6F6.html =
1943年 出生於苗栗縣竹南鎮。
1967年 繼承祖業從事藺草編織。
1973年 自學竹編技藝。
1979年 自研竹籐編器生漆髹塗。
1984年 參加「中日工藝展覽會」展出。
1987年 連續三年榮獲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產品評選優良獎。
198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現代館展出。
美國洛杉磯第2 屆中華文化藝術節展出。
1989年 臺灣省立博物館舉行首次個展。
1990年 國立藝術教育館展出。
榮獲教育部第6 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作品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1992~1994年 榮獲文建會「民族工藝獎」三等獎、二等獎。
1993年 臺北國際工藝大展。
1994年「薪傳十年」工藝類獲獎人作品聯展。
1997年 文建會-民族工藝大展。
臺灣省立美術館張憲平竹藝展。
美國紐約「歡喜臺灣週」展演。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展出。
2000~2005年 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系竹籐工藝講師。
2001年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縱橫竹籐一張憲平創作巡展」。
大型竹編裝置作品「團圓」。
2002年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張憲平的竹藝世界」展出。
大型竹編作品「鳥語花香」。
臺灣當代工藝澳洲日本巡迴展。
義大利羅馬國立東方美術館「馬年特展」展演。
2003年 製作大型竹編作品「竹雲」。
彰化市文化局「張憲平的竹藝世界」展出。
2005年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國際禪修中心作品「圓滿吉祥」。
2007年 大型竹編作品「翻雲覆雨」。
2009年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臺灣無形文化資產特展」。
苗栗文藝季工藝生活節戶外大型竹藝創作。
「竹工藝、綠地球」臺日工藝交流展。
2010年 工藝之家。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張憲平竹籐編織展」。
2011年 臺灣苗栗燈區「篳路籃縷」大型竹編作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国仔特展一遊戲童年活動」。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張憲平的竹藝世界」。
巧匠神工「臺灣傳統生活工藝特展」。
2012年 苗栗縣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竹籐編工藝保存者。
龍鳳101 傳藝龍年大展。
臺灣燈會大型竹藝作品「光影竹廊」。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藝揚八卦展」。
2013年 苗栗工藝園區駐園工藝師。
「竹君我師」張憲平竹藝展。
苗栗市公所「張憲平竹藝展」。
2014年 苗栗縣銅鑼客家文化園區竹藝創作。
2015年 苗栗傳統藝術節受邀於臺灣高鐵苗栗車站展出。
2016年 葫蘆墩文化中心、苗栗縣文化觀光局竹籐工藝傳習。
文化部文資局重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
文化部授證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
臺中文化局「纖維好好玩」。
新竹縣尖石鄉公所文化館「張憲平竹籐編織展」。
2017年 國立臺灣工「繁華美盛」展覽。
獲國家工藝成就獎。
2018年 臺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繁華美盛」展。
2019年 馬祖民俗文物館竹林雅集展出。
銅鑼客家文化園區大型竹編藝術裝置「山、海之島」。
2020年 「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
文化資展局「技藝傳薪」成果展。
「百藝芳華」2020 台灣工藝大展。
臺中文化創意園區「匠師的初心」聯展。
2021年 錦繡莊文化園區「莫忘初心,方得始終」聯展。
臺灣文博會苗栗形象館展出。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幸福工藝,臺日交流展」。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經緯拾光─2021 張憲平竹籐編織創作展」。
HTMLText_4B69CC52_5B0F_C6F5_41D5_774FE998B6F6_mobile.html =
1943年 出生於苗栗縣竹南鎮。
1967年 繼承祖業從事藺草編織。
1973年 自學竹編技藝。
1979年 自研竹籐編器生漆髹塗。
1984年 參加「中日工藝展覽會」展出。
1987年 連續三年榮獲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產品
評選優良獎。
1988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現代館展出。
美國洛杉磯第2 屆中華文化藝術節展出。
1989年 臺灣省立博物館舉行首次個展。
1990年 國立藝術教育館展出。
榮獲教育部第6 屆「民族藝術薪傳獎」。
作品為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1992~1994年 榮獲文建會「民族工藝獎」三等
獎、二等獎。
1993年 臺北國際工藝大展。
1994年「薪傳十年」工藝類獲獎人作品聯展。
1997年 文建會-民族工藝大展。
臺灣省立美術館張憲平竹藝展。
美國紐約「歡喜臺灣週」展演。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展出。
2000~2005 年 大葉大學造型藝術系竹籐工藝講師。
2001年 臺中縣立文化中心「縱橫竹籐一張憲平創
作巡展」。大型竹編裝置作品「團圓」。
2002年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張憲平的竹藝世
界」展出。
大型竹編作品「鳥語花香」。
臺灣當代工藝澳洲日本巡迴展。
義大利羅馬國立東方美術館「馬年特展」
展演。
2003年 製作大型竹編作品「竹雲」。
彰化市文化局「張憲平的竹藝世界」展
出。
2005年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國際禪修中心作品
「圓滿吉祥」。
2007年 大型竹編作品「翻雲覆雨」。
2009年 文化資產總管理處「臺灣無形文化資產特
展」。
苗栗文藝季工藝生活節戶外大型竹藝創作。
「竹工藝、綠地球」臺日工藝交流展。
2010年 工藝之家。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張憲平竹籐編織展」。
2011年 臺灣苗栗燈區「篳路籃縷」大型竹編作品。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国仔特展一遊戲
童年活動」。
臺中市港區藝術中心「張憲平的竹藝世界」。
巧匠神工「臺灣傳統生活工藝特展」。
2012年 苗栗縣登錄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竹籐編工
藝保存者。
龍鳳101 傳藝龍年大展。
臺灣燈會大型竹藝作品「光影竹廊」。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藝揚八卦展」。
2013年 苗栗工藝園區駐園工藝師。
「竹君我師」張憲平竹藝展。
苗栗市公所「張憲平竹藝展」。
2014年 苗栗縣銅鑼客家文化園區竹藝創作。
2015年 苗栗傳統藝術節受邀於臺灣高鐵苗栗車站展
出。
2016年 葫蘆墩文化中心、苗栗縣文化觀光局竹籐工
藝傳習。
文化部文資局重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
文化部授證重要傳統藝術暨文化資產保存技
術保存者。
臺中文化局「纖維好好玩」。
新竹縣尖石鄉公所文化館「張憲平竹籐編織
展」。
2017年 國立臺灣工「繁華美盛」展覽。
獲國家工藝成就獎。
2018年 臺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繁華美盛」展。
2019年 馬祖民俗文物館竹林雅集展出。
銅鑼客家文化園區大型竹編藝術裝置
「山、海之島」。
2020年 「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
文化資展局「技藝傳薪」成果展。
「百藝芳華」2020 台灣工藝大展。
臺中文化創意園區「匠師的初心」聯展。
2021年 錦繡莊文化園區「莫忘初心,方得始終」
聯展。臺灣文博會苗栗形象館展出。國立
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幸福工藝,臺日
交流展」。
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經緯拾光─2021 張
憲平竹籐編織創作展」。
## 媒體
### 標題
map_4D06BF9F_5B32_C26B_41C6_F73FF620480F.label = 平面圖
panorama_2F64DF4A_3C7F_F1AA_41A3_B5D33598DDC2.label = CC彰化_009--
panorama_2FB9F6A9_3C7F_B096_418B_279139FF27C8.label = CC彰化_010--
panorama_30EC0528_3B9C_5196_41BE_322E1F07DA6C.label = 005
panorama_327226DB_3B94_B0AA_41CC_3622E80C30F7.label = CC彰化_036
panorama_32723543_3B93_F19A_41C7_29DA4144D73D.label = CC彰化_021
panorama_32723C87_3B93_B09A_41C9_F8A43A504358.label = CC彰化_017
panorama_32724061_3B94_EF96_41C5_F2D99A3F306F.label = CC彰化_043
panorama_32725DBF_3B93_D0E9_4199_0DA9005965C8.label = CC彰化_023
panorama_32726581_3B94_5099_4185_108803C4E5F9.label = CC彰化_030
panorama_327269B3_3B94_D0FA_41C9_B239231D355C.label = CC彰化_046
panorama_3273F2E6_3B94_509A_41CB_3CBE9AFC5BD2.label = 彰化_084
panorama_32744DDB_3B94_70AA_41C2_4468C23671C1.label = CC彰化_034
panorama_327D5EE1_3B9C_B096_41A5_6748E83264A9.label = CC彰化_006
panorama_327DCAB9_3B9C_50F6_4195_279D6C73140B.label = CC彰化_011
panorama_327DF3B9_3B9C_50F6_41CD_B2185E5BE06F.label = CC彰化_012
panorama_327E61C9_3B9C_B096_418D_4A465309E721.label = CC彰化_008
panorama_327E68BA_3B9C_F0EA_41B7_5BA1E28BC0AA.label = CC彰化_007
panorama_4CD1425A_417C_2251_41C5_E4872EAC821C.label = CC彰化_013--
panorama_4CD27CBD_417B_E6D3_418E_06E8F624CAE0.label = CC彰化_004--
panorama_4E8FB755_4174_2253_41B8_BEE590F856E0.label = CC彰化_003--
## 操作
### URL網址
LinkBehaviour_89DCA7EF_9DA8_2D57_41DD_70154C1E9B85.source = 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chcsec/zh_tw/media/125793
LinkBehaviour_8FB973C6_9D98_E548_41D3_AECD69AA6C6B.source = https://imedia.culture.tw/channel/chcsec/zh_tw/media/125793